我国男子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现状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沈阳市:110032)
 
摘 要 以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与成绩为基础,结合当今世界男子三级跳远的技术特征与发展趋势,找出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的不足。
关键词 男子 三级跳远 三跳技术
 
 
英国著名三级跳远选手爱德华滋在第五届世界锦标赛上以18.29米的成绩成为了第一个突破18米的传奇人物,同时也象征着三级跳远技术特征发生了质的变化。当今以速度为核心的“跑跳”型新技术特征,将取代“高跳”和“平跳”型技术,成为技术训练发展的总趋势。尽管世界纪录已突破了18米大关,但我国纪录仅为17.34米,与世界纪录相差将近1米,而且近两年来超17米的选手也是寥寥无几,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何在?本文通过摄影解析和统计学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三跳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各跳着地角、起跳角等技术参数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到我国男子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的现状并从中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为我国男子三级跳远的教学、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为提高我国男子三级跳远的成绩服务。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0年6月7日在辽宁省锦州市举行的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暨奥运会选拔赛上参加男子三级跳远比赛的前11名运动员。成绩在15.26米~16.91米范围内,其中运动健将5人、一级运动员6人,他们能比较客观地代表我国目前优秀男子三级跳远的水平。
1.2       研究方法
①     文献资料分析法。②摄影测量法。使用3部带有电子快门的m-9000松下摄像机,分别置于如图1中1、2、3的位置,镜头高1.2米。拍摄频率为25帧 秒,解析频率为50场 秒。③录象解析法。应用爱捷运动解析系统,选用扎齐奥尔斯基人体模式,对录像带进行采集和数据计算。采用低通数字滤波法进行平滑,滤波频率=8。④数理统计法。将所有的测试参数运用spssp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跳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对各跳距离及总成绩的影响
从表1可知,三级跳远的成绩与各跳的水平速度呈高度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847、0.765、0.794(p<0.01),而各跳距离与起跳水平速度呈高度相关的只有单足跳(r=0.826,p<0.01)。各跳距离与起跳垂直速度呈中度或高度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675、0.694、(p<0.05),0.844(p<0.01)。这说明各跳垂直速度的提高对增加该跳的距离是有利的。特别是在经过第一、二跳后水平速度已损失较多的跳跃,通过增加垂直速度,延长腾空时间以起到弥补作用。但从成绩与各跳速度的关系可以说明水平速度更为重要,所以要提高三级跳远的成绩,必须提高助跑的速度,以及各跳保持水平速度的能力。
目前我国男子三级跳远的助跑最大速度不高,水平速度损失率又大。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水平速度方面差别较大。在水平速度损失率方面外国运动员从10.3米 秒下降到8.5米 秒,其损失率为17.48%,而我国运动员从9.9米 秒下降到7.82米 秒,其损失率为21.1%,大于外国运动员,且呈显著性差异。
关于垂直速度,前苏联教练b.a.noamb曾建议:“运动员在着地时,重心垂直速度是负或较小的正值,如果没有随后降低,则地面的反作用冲量全部用来增加向上的垂直速度,最终有利于增加腾起垂直速度”。我国学者刘世潘、宋应华研究结论是:腾起垂直速度与着地向下的垂直速度显著负相关(r=-0.689,p<0.01)。本文对我国男子运动员的跨步跳、跳跃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结论,相关系数分别为-0.745(p<0.01)和-0.694(p<0.01)。再结合以上速度与成绩关系的分析,本文认为要取得较好的成绩,每跳必须在保持水平速度的前提下,创造适宜的垂直速度,并不是垂直速度越大越好。
2.2       三级跳远各跳技术对成绩的影响
表1 速度、距离偏相关系数表 (n=11)
单足跳       跨步跳      跳跃
各跳距离与起跳水平速度  0.826▲▲     0.364      0.496
各跳距离与起跳垂直速度  0.675▲       0.694▲    0.844▲▲
成绩与起跳水平速度      0.847▲▲     0.765▲▲  0.794▲▲
成绩与起跳垂直速度      0.497         0.745▲    0.784▲▲
注:▲▲p<0.01 ▲p<0.05。
表2 中外男子三级跳远水平速度对照表
上板速度    跳跃离地水平速度    水平速度损失率(%)
国外运动员(n=11)      10.3            8.5                  17.48
国内运动员(n=11)       9.9            7.8 2                21.1
t                    0.847           0.914                0.774
p                   0.05             <0.05                <0.05
表3 成绩与技术参数的偏相关系数表 (n=11)
单足跳       跨步跳         跳跃
各跳距离与着地角     0.784▲▲      0.564          -0.257
成绩与着地角         0.816▲▲       0.203         0.164
各跳距离与起跳角     0.595▲        0.642           0.24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