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功--站位与还原

他真的非站在那里不可吗?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两位球手的相对位置。我站在左边时,能够发到对手正手位角度最大的是没有多少侧拐的直线球,同时能发到对方反手位角度最大的是到反手小角内的左侧旋球。这时对手站位左角,无论我的球发到哪里,都在其火力范围之内,顶多跨一步就可以击球。可是我到右角后,这一切便发生了变化。我能够发到他反手位角度最大的是直线球,而能够发到他正手位的空间便大了很多。他依然站在左角,就意味着他左边的防御成了作摆设的“马其顿防线”┄┄我的球根本没有可能到那里。而其正手位却有了很大照顾不到的空间,成了名符其实的空当。
其次,打球时要动脑筋去琢磨对手的意图。上个发球被你斜线冲了个正着,我这次是走到右边,难道是为了让你冲得更爽一点吗?我的目的显然是为了牵制其侧身而采用的围魏救赵、将军抽车之策。你不设防,即使步法再好也不见得扑得到对手的偷袭。1990年足球世界杯时,美国tbs电视台的解说员介绍说,足球的关键在於:1、不让对手进球;2、自己要努力进球……,当时我笑了个半晕。笑完后,想了想,发现这类基本道理许多人还真的不理解。我们接发球站位的第一原则也是“不让对手进球”,弄清对手意图,照顾到己方的台面没有空当;然后才是“自己进球”┄┄发挥自己的技术特点。
球类运动有一个共性,站位都是关键的一环。篮球巨星罗德曼在回答记者问他何以抢得那么多篮板球时说,他每天都要花两个钟点琢磨球反弹的轨迹,每次人家球一出手,他都能站到最佳位置,伸出双手,最大限度地控制球的反弹空间,这样球“就象女人一样,投怀送抱了”。跟篮球相比,打乒乓球时的站位更加有主动权。因为上一板球是自己打的,球的落点和对手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对手回球的角度范围,所以下一板球的站位实际上是上一板击球后还原动作的一部分。一般地说来,你的落点越近底线,对手回球的角度也越小。
业余球手还原的问题大致可分三类:一是没有还原的意识,二是还原走错位,三是感到没有足够的还原时间。第一种情况的球友,往往击球后站在那里等结果,到对手击球后自己措手不及,造成被动。有这样情况的人,应该加强还原意识,自己上一板击球动作完成后,抓紧球在空中飞行的一瞬间,把自己的脚步挪到可以照顾全局的位置,这样对方出手后,才可以从容地回击,争取主动。还原意识好的人打球,给你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否则,就象有的球友一样,只有一板球,被对方挡回来时,常常连反应都没有.
第二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一些“训练有素”的人身上。30年前的一天下午,笔者有幸经高手指点,头一回练“推侧扑”后回家,兴冲冲地找到好朋友范哥对打。侧身,扑正手,哪知范哥却把球回到了我的左边。我说,你该打我正手空当啊,他说,明明看见你往右边跑,我为什么还要把球打到你手上去呢?这种“偷跑”现象,在不少练过一些组合技术的人身上都存在。其具体表现是,在对付“正路子”球时让人看起来有板有眼,可是碰上一些没有什么训练,却又手快脚快、一两板打不死的人时感到别扭而经常输球。所以业余球手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上一板的还原与下一板启动的衔接,看清对方的动作后再启动。
业余球手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来不及还原,一个侧身,却被对手回头打一个趔趄。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有两部分。其一,如上所述,上一板是你自己打的,出手后你对球的落点和特性以及对手方的回击方式,都有一定的把握。所以你要注意这板球的质量,做到心中有数,动作完成后赶紧还原。其二,请注意到还原所需要用的时间正是你击球后球飞行到对方球台的这段时间,所以为了保证自己有时间还原,你可以适当放慢击球速度。这样,除了为自己争得还原时间外,还可以干扰对方的判断,使对手难以借力。
有人可能要问,“你难道要人打和平球吗?”包三哥的外号:非也,非也。我说的是,有什么样的速度打什么球。乒乓球的击球可分为两类:一是为下一板制造机会,二是机会出现后结束战斗的致命一击。所有没有把握打死对手的击球,你都要当成第一类,不要发死力,不要把招式使老,要给自己留空间和时间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一旦机会来到,估计能够打死或冲死对手时,就要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不考虑后路,力争一板打死。这,才是你所该追求的节奏。请记住,乒乓球的关键在於:1、不给对手送分;2、自己努力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