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最近的讨论和思考,我对灌胶原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1、大家观察一下狂三套胶的海棉,会发现其相对于德套胶的海绵来说相当的致密,硬度也高,孔隙非常的小而且相互之间的连接相当紧密,甚至有点象橡胶的感觉了。因此其透气性能相当差,但却又并非完全不透气。
2、由于套胶贴胶皮一面当初刷的胶非同寻常,即使把上面的胶皮硬撕下来,也会发现没贴胶皮的地方也有一层相当致密的胶粘在上面,因此,正常情况下这上面的一层可以看作不透气的。
3、胶水没完全干透时具有强烈的挥发性,大约在2小时后挥发性才降到较低水平,从刷胶时起,胶水即开始强烈向海绵空隙进行挥发,等贴到板上后,对于胶水来说,木板一面无法挥发气体,所以只能向海绵一方挥发,未完全干的最初的胶水层具有一定通透性,胶水层中的气体于是不断向海绵内挥发,由于狂3海绵孔隙相当致密,气体在内部穿越需要很大的阻力,又由于贴胶皮的一层有一层相当致密的特殊的已经干透了的胶起封闭作用,气体只能从遥远的拍边处才能透出,这样阻力极大,透出很少,因此,内部压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保持较高的水平,于是海绵相当于充了气一样,弹力自然比平时大一些。当然侧面泄露气体是免不了的,所以慢慢弹性就差了。正是在这种挥发性气体的作用下,海绵才会显得大些,而且刷胶一面明显变大,使海绵向另一面弯曲,可以想象这正是气体在从刷胶这一面象海绵内部膨胀的结果,加上另一面由于有胶和胶皮的限制,所以就更明显了。
4、德套由于海绵软,发泡技术好,看起来更有点象泡沫,即使从肉眼来看也能看出内部气室大,相互之间联接并不是特别紧密,海绵发泡工艺好,海绵之间空隙大,所以不容易聚积胶水挥发出来的气体,因此其侧面相对容易透气,但是即使这样,也不是马上就可以全透出来,挥发出的气体在一定时间内还是会使海绵内压力增高一些,只是灌胶效果没有狂三那样效果特别明显。
5、灌胶灌得越多,相对而言可供挥发的气体越多。
6、每次灌完后,下次灌胶时把原来的一层胶除下后,再灌胶,由于新胶直接面对海绵,因此更容易使气体直接挥发向海绵,效果更好,否则直接灌效果要差一些。但还是会有效果的,因此即使新刷的胶也会使气体透过原来的胶面向海绵渗透,看来胶本身还是具有透气性的,新刷胶本身的强大的挥发性会这一层面上在产生极高的压强,力量能透过这层胶,而透到海绵后,由于海绵较厚,所以气体压力相对减少了很多,但绝对比外界气压要大一些,而从海绵内部到边缘的连续的阻力使在此压力下想要短时间内透出是不可能的,因此海绵内部会在较长时间保持一定的压力。但在长时间的情况下会逐渐透出,就象车胎慢撒气一样。
7、新胶层本身的分子链结构也较老胶层来说更具有弹性,不过这是胶本身的特性。和灌胶的原理关系并不太大。
8、如果能把海绵边上也封闭上,灌胶的效果会持续更长的时间的,也许在海绵边缘也刷上一层胶效果就不错,因为在海绵内部压力并不是很大,这一层胶虽然不能保证不透气,但也可以大大减少透气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