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胶的使用方法-跑酷街    从正胶、 长胶直到生胶换了一遍。长胶回球怪异,但不容易借力,近网攻轻球容易下网或出界。在对方熟悉回球规律后,比较被动。最终选择生胶作为反手的利器。
  在选择生胶时也不是一帆风顺,我曾经使用友谊799、563、563-1、大维的生胶。799生胶有类似正胶的性能,控制不错,速度快,有一定旋转。拉球弧线高,速度不快,容易被反拉,反冲。接发球时,对比较旋转强的球易“吃”转。弹击时,必须压好拍形。对加转弧圈球的防御能力差。大维的生胶类似长胶,颗粒易断裂,性价比不高。而我的最爱563系列生胶却是综合以上颗粒胶皮的优点。

  我的生胶如何配置

  本人建议563生胶和563-1生胶不用套胶。因为国产生胶套胶海绵太硬。球还没借到底板的力量就已经飞了,不易控制,可速度奇快。这样造成失控的局面,对于初学的人太难了。在市场上,我找到gp-3海绵搭配563系列胶皮,效果非常不错。gp-3的海绵硬度在30-35,厚度用1.5mm、1.8mm两种即可。563胶皮上的颗粒密集,对球的控制好,所以用1.5mm的海绵,即保持生胶的速度,又控制好,对于轻球还能拉一板过度。563-1胶皮颗粒没有563胶皮的颗粒密。所以563-1胶皮的回球弧线比563平直,对防御弧圈球比较好,但是摩擦性能比较差。所以对于563-1胶皮,我建议选用1.8mm的gp海绵搭配,这样配置对球比较好控制。
  另外还要说明一点,563系列红色胶皮比黑色胶皮软,颗粒也容易断裂。而黑色563系列胶皮韧性比较好,回球比较好控制。
  我选用比较硬的球拍(弹力大,有利于发挥生胶的速度优势),对于纯木球拍我以前用日本蝴蝶30231(陈静那款),现在用横板蝴蝶30041(芳碳混织)。蝴蝶30231的中、近台速度非常快,但到远台威力明显不足。而横板蝴蝶30041近、中、远台均能有绝佳的力量和控制。
  另外说明一点:与反胶不同,生胶胶皮和海绵对胶水非常明感。在新贴生胶后,不宜马上打球。平时只要不开胶,就不用刷胶。

  关于生胶发球

  生胶由于自身的胶皮的性质(胶皮软,弹力大),发球不如正胶和反胶转,球脱板快,不易产生摩擦。但同时生胶发球也有两个优点:
  1、发转与不转球差异大,使对手判断不清旋转,造成对方失误或本方的机会。
  2、落点和弧线怪,落在对方球台时弧线长且发“飘”,对手判断失误。比赛时如果配合生胶发球一定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563胶皮比563-1胶皮的制造旋转的能力要好一些。
  发转球时摩擦越薄,球旋转越强。发不转球时,本人建议加一点摩擦,球有一定旋转,能使对手在接发球时看不清球的商标,造成对手误判,来争取主动。生胶发长球时,速度要快,落点离球台底线近。对手不易后退,判断容易失误。

  关于生胶接发球

  生胶接发球用一个“难”字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虽然本人拜读n遍《乒乓世界》里,张晓蓬和李晓东两位老师的有关生胶打法的文章,我觉得在实际练习中不断体会,可驾御生胶还有难度。

  主要有三个问题

  1、借力。生胶在接发球时,处在失控的状态中。胶皮又软,摩擦差,“吃”不住球。如果没有控制好拍形,回球落点不佳,那就被对方“虐”了。
  2、发力。接发球时不是什么球都可以发力。

  条件有三

  a、调整拍形。对于不太转的下旋球,立起拍子90-100度左右。遇强烈的下旋发球时,只能仰起拍子搓摆落点。对于上旋球,拍形保持60度。对于不转球拍形保持80度左右。
  b、发力方向。对于下旋球,发力以向前为主,少许向上摩擦抵消下旋。对于上旋球,应向前下方发力。对于不转球,最好加一点向前的摩擦。
  c、发力大小。对于下旋球,发力小一点保证不失误。对于上旋球,越发力越好控制,但不要发死力,保证力量通过底板传递到球即可。对于不转球,控制为主,发6分力就行。
  3、回球落点。生胶接发球后,回长球落点要尽量长,角度大,破坏对手的发球抢攻战术,为自己进攻创造条件。

  关于相持球

  相持技术是生胶打法又一个障碍。反胶在相持时,可以制造旋转和弧线。生胶以击打为主,在手法和技术上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为避免自己的被动,利用生胶回球速度快,尽量把对手调动起来,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即使在相持时一般不要退台,保持与球抬0.6米左右。否则生胶的威力就要打折扣。

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