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必备三要素-跑酷街    据我了解,像我这样的一些年轻业余球手都存在着这样一个困惑----基本功还不错,比赛却起伏很大。就我个人来说吧,动作很规范,单项的技术也很不错,可与周围基本功差的球友打比赛(尤其是老年人)还是很困难。有可能一局对方赢不了几个,也有可能下局我赢不了几个。困惑啊!郁闷啊!练的时候有模有样的,比赛怎么起伏不定呢?难道把基本功练成了花拳绣腿了?问题到底出在哪呢?我认为从练习型到比赛型过渡应该从以下几点着重分析:
  1 态度决定一切。
  首先,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无论是练球还是打球。我见到许多和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很不情愿与初学者或老年人打球,说他们动作不标准,打过来球怪怪的,练不到一块去等等,这些都是借口,我认为这种行为是极其可恶了。初学者不会你可以教,教对方的同时不但能提高自身对乒乓球的认识,甚至还会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多了一个朋友,何乐而不为呢。老年人?老年人怎么了?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别以为自己基本功好就能赢对面那个看起来跑不动的老先生,结果相信大部分输球的都是你,而且还要荒而唐之的说一句:"什么破拍子"(你stiga,人家盾牌)。总之,要明白业余里基本功好的最大好处就是提高"交友"效率。
  其次,要抱着谦虚学习的态度去打比赛。比赛结果不是由基本功的好坏决定的,练起来一回事,赛起来又是一回事,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对方在某个环节上处理的比你好,就要虚心学习,尤其是一些年长的业余球友,他们在教你比赛经验的同时还会教你许多做人道理和人生哲理。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最后,要坚定信心。不要因为一场或一段时间的比赛的失利而失去前进的动力,我不赞成苦练,我觉得业余里由于时间的限制更应该学会巧练。"懂得休息的人,才懂得努力工作",这段时间,不妨玩玩别的,同时利用这段时间仔细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样一定能事半功倍----这是我和周围的朋友总结的经验,因此我们圈里就流行一句话:"今天打的臭说明我快要涨球了。"
  2 提高接发球能力。
  之所以把接发球算成一要素,是因为我觉得它在我们业余里真的太重要了。一般在练球时都是练一些对攻或攻防转换什么的,很少能专门练习接发球,而接发球在比赛中起到的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付那些控制型的老油子,因为这种类型的对手可能进攻质量不怎么样,但都有一套好的发抢战术,再加上多年培养的球感和防守手感,接发球阶段稍有不甚就满盘全输。我们不可能像专业那样专门练习接发球,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赛带练,边吃边想,吃"撑"了就不会再吃了。不过,如有志同道合的球友,经常练练发抢也很有帮助。
  3 提高战术意识。
  一首歌里唱:"内练一股气,外练筋骨皮",乒乓球里的"一股气"就是战术。想想,乒乓球如果只是那些枯燥的单项技术,相信就没几个人喜欢玩了,乒乓球最大的乐趣和精髓在战术变化。听说我们隔壁学校就有个从小在专业队训练的小伙,整天也是陪着他们学校专业队练球,可参加高校比赛时却只能打业余组,为什么?战术意识太差!
  战术意识与单项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技术是战术的前提,而战术是技术充分发挥的保障,可以说,没有技术也就不存在战术,而没有战术,有再好的技术也赢不了比赛。所以说,当技术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就要提高战术素养了。
  战术意识怎么培养呢?我认为,第一,要仔细观摩比赛录象。比如:电视里专业选手们的对决,发什么球,落点在哪,怎么接发球的,接过去的落点又在哪,第三板又是怎么回的,落点又在哪,等等反复这些,一直到最后整场比赛结束,双方的战术意图是什么?输方是怎么输的?赢方是怎么赢的?双方在哪个环节上处理的好,处理的不好?这些都要一五一十的分析。通过看录象不是要你学习他们的战术,而是培养战术意识,积累战术的知识,等到以后学以致用。第二,设计符合自身的战术。战术类型多种多样,不可能都学,也不是所有的战术都适合你,马林的战术你可能没那个能力用,也没有必要用,因为你对手不是王励勤。因此找到符合自身的战术才是关键。比如说,前三板比较好的,就应该在发抢战术上多下功夫;相持好的就应该在下旋变上旋上多考虑考虑。我这只是举个例子,冰山一角罢了,战术的精髓还需要大家亲身体会和学习。第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战术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有容易的也有高难度的,刚接触战术时我们应该从简单容易的开始,至少不能像以前那样发完球就不问事了,因此发抢战术的训练是首当其冲的。比如:发个半出台的侧下旋到对方的中路偏正手,相对于搓直线,对方搓斜线更容易,而由于发的是半出台球,对方回球稍有偏差就容易出台,因此就可以准备用正手上手了。练好一套好的发抢战术,不但能培养一定的战术意识,最重要的是很实用,比赛中,作用立杆见影。等成绩好了,对手适应了,回合多了,自然而然的也想的多了,这时你就能把慢慢积累的战术灵活运用其中了。第四,留意周围球友的战术。要知道比赛不都是你一个人发球,对方想发什么球你知道吗?因此,不时的留意周围的球友惯用的战术,然后想法破解他,设计一套好的接发球战术也是赢球的关键。比如:某个球友发球后的跑位啦,侧身攻球的惯用路线了等等,这样不但比赛后能有所思考,也能提高比赛时随机应变的能力。第五,扬己之长攻彼之短。业余里大家由于基本功不扎实,技术上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些"短腿"的地方,因此在比赛时要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战术,压制对方长处的同时猛攻对方的"短脚"。比如说:我方攻球好,对方搓球好,那么发转不转球时多发点不转球,而下旋的多以长球为主,这样搓过来也很容易出台,那时就好拉了。俗话说:"决定木桶里水高度的不是最长的那快木板,而是最短的。"发现并攻破对方的那块短板与坚守并加长自己的这块短板是同样重要的。第六,精益求精,随机应变。战术不在乎多,有两三个比较熟练的就行了。多而不精起不到必杀的效果,但只用一个战术对方又很容易适应,如果两三个熟练战术轮换着用,效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而且,比赛时战术一多人的思维就容易"散",再说我们业余的哪有那么多时间把所有的战术都练的像模像样的。所以,在"暴头"才是硬道理的促使下,我们必须精益求精,随机应变。第七,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其实,相对于熟悉的人,陌生人更难打,因为不知道对方的"底细"。碰到陌生人,我建议:最好不要第一个"说话",如果非"说"不可,那就先把自己的三板斧露出来,顶不住就好说了,顶的住就需要利用平时积累的战术知识在比赛中分析一些常规的但自己并不熟练的战术了。比如:对方为左推右攻型直板,就运用常规的压反手变正手战术,而且最好第一板起到对方反手时以旋转为主。不断的在比赛中摸索,寻找对方的"短脚"。再说,咱们打比赛图个娱乐,不和陌生人"说话"也只是出于战术上的考虑。大家明白就得啦!
  总而言之,打球时多动动脑子会让你事半功倍,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