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
1.下蹲式发球: 横直拍都会发,而且正反两面都会发。经常在比赛打到18分以后使用,或者在对方紧张时使用。
2.前铲式发球: 发下旋时拍往球底部摩擦,不转时碰球中部,完后再做向前铲球的动作。基本以下旋为主,而且发球要快,让对方不知你发的是什么旋转,或者他判断正确你发的是下旋球,但他对你的下旋的程度了解的不够,容易吃球。这种球不易多发,用在获取一分时使用。
3.正手反旋转发球:先做正旋转的动作,但不碰到球,然后反旋转摩擦球,给的角度要刁,上下旋结合使用。此发球用在开局,对手一般会不习惯你的发球先吃几个。
4.马琳式发球:充分运用转腰、前臂、和手腕的协调、爆发用力,发球时拍面角度后仰,接触球中下部,加力摩擦。此发球关键是加力摩擦,下旋要强。多用在其它发球被对手熟悉,被对方拉接球后十分被动时使用。由于下旋强烈,落点短,对方难以使用暴力式的弧圈接发球,只能使用摆短、撇长,挫撇等接球方法。
5.高抛急上旋球:在对方频频搓接球下网后使用。以突然性取胜。发球时拍头朝上,为了加大顺旋的摩擦,摩擦球时感觉是手腕转了一圈,主要靠手腕的爆发力。
6.高抛“柔中带钢”式发球:尽量把球抛得高点,有点象高抛下蹲式发球,按需要调节摩擦球的时间,托中带摩,摩中有托,球一般为不转或者略带上旋,注意发此球尽量要“磨”时间,在发球前跳几下,板上颠几个球,(主要为自己放松),然后突然停下,先看球,再有意盯一下对方,这时对方一定会高度警惕,然后你抛高球,运用上面方法发球,注意发在对方反手位1/2到1/3台面,业余5级以下很少敢用推的,一般会挫接发球,然后就使用你的大力弧圈解决战斗吧(此种发球对年老者效果更佳)。此发球与萨母索诺夫的高抛发球相似。
7.交叉式急长下旋球:先执拍手与拿球手在胸前交叉(蓄势),然后执拍手后引,这时拍面放平,用拍的中下部摩擦球底部,注意一定要以摩擦为主,第一跳在本方台面的端线左右(关关键,否则容易下网),第二跳在对方端线左右(关键),球要低,贴着网过去,对方一般会判断为下旋,但由于没料到你的发球的下旋程度会那么强,所以第一次接这种发球一般会下网(指水平相当的选手)。
8.交叉式上旋:这是我自认为我发的最好的球。交叉方式与前种一样,只不过手腕内屈(关键),拍面先放平(对方以为你又要发下旋),然后在摩擦球时拍由后方向右上前方摩擦(反旋转,有一个切后带拱的动作,摩擦要快,要有一定的下切动作来迷惑对方)。此发球是我在2个月前无意中领悟,配合交叉式急下旋球使用,对方一般吃得很夸张(从右半台直接出界),就算回接到了,质量一般不会高,而且多数会回接到右半台,很容易使用弧圈球技术。
一般7、8两种发球我会在中局使用,把比分拉开。
9.“甩臂式”发球:前面的动作与马琳式发球差不多,区别是发出球时把非执拍手也随球甩出,动作极其潇洒,对方感觉是你发的球是从手上甩出来一样,容易在“一愣”间就吃了你的急下旋球。
10.球拍反面发球(肘关节向内转的那种):由于我现在使用两面反胶,此种发球效果不如以前的反面长胶发球好。现在主要以反面奔球和不转球为主(下旋球的下旋程度还不强,难以对对方构成巨大威胁)。很多象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会在平时偶尔发几下,旋转也不强,发球失误也多,所以放弃了学习的念头,这是因为生理所限,一般人不习惯手腕翻转,建议先练习手腕翻转后的垫球练习。每次比赛我都会发一两个这样的球(奔球为主),基本上直接得分。
11、手心发球:此招从网上一高手处学得,练习了一个下午,基本上能熟练运用。就是发球时用手的掌心发(注意:触球的一刹那手掌要放开,否则自己容易失误,“偷鸡不成反蚀米”。多用在比赛关键时用,由于线路“诡异”,对方吃不准你的发球,容易接球失误或者给你造成抢攻的机会。
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