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位业余选手的案例,我们已经给出了他们各自的主要特点,我设计出avsc时如何战胜对方的战术套路和注意事项。
球迷a:右手直板单面反胶
发球:善发强烈的侧上/侧下旋至对方反手大角度,质量高,动作较近似不易判断,一般人很难接出质量。搓球好,下旋、不转来球都能搓住,弧线低、线路长、旋转强、稳定性好,落点变化较多,有一板劈长到直线,威胁较大。推挡好,质量不是特别高的弧圈都能防住,稳定性好,有线路变化,推中有一板弹击,即使到自己中路的球也习惯用反手推。出现机会球时正手能扣杀,但弧圈球较差,一般拉出的是侧旋球,旋转不强,速度慢。较怕发球变化多的对手,正手位有漏洞。
球迷c:右手直板单面反胶
特点:正手第一板上手质量较高,如发全力,业余选手基本防不住。但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关键时刻容易紧,上手不坚决。
发球:正手侧身发转不转为主,主要到对方反手位短和半出台,转的球旋转较强,同时有急下旋至对方反手底线和偷袭正手直线配合。反手可发侧上、侧下,旋转不太强,主要到对方正手小三角。
发抢:正手发球后抢攻意识较好,侧身上手能拉两条线(如没侧到位则难以拉直线),第一板上手凶。对正手位来球一般吊起来。反手发球后,若反手位出现机会能弹一板,且出球略带下旋。
接发球:对不是太快的出台球,通常拉起来;反手搓长、快推、侧切等均可,但摆短较差;对正手位不出台球可以搓和撇直线,挑较差。
相持:正手可连续拉,但连续冲的能力较差,扑正手多为冲直线;反手相持中有线路变化,侧身意识较好,但推挡不够稳健,且少有加力推。
正文:
首先要根据对手的特点进行战术的设计,通过对a和c的技术分析,我认为c对a时可采取如下战术组合。
当c发球时:
第一:要提高发球质量,增加对方接发难度,为自己创造发抢机会。
第二:虽然c的特长发球是正手侧身发转不转短球和急长球至a反手位为主,但是由于a搓球好和推挡好,容易产生较高质量的回球;另外c发至a反手位的球,a很容易回c反手大角度,而c对这种回球的抢攻的能力不足,故c难以形成有威胁的发抢。因此c应大胆放弃这种发球,而以反手侧上、下旋至a正手位小三角为主要发球!(适当配合以偷袭直线为主的侧身位发球,增加发球变化,干扰a接发难度。)其后:如果a回c的反手、中路或正手的短球,如质量差,就直接拍死;如质量较好则c以快搓或快劈至a的正手位底线长球为主,偶尔配合搓或撇对方反手位,这板回球要求速度第一,利用a上前摆完后来不及还原发力的弱点,使其回球质量差,为c创造发力进攻的机会。另外:如果a回c反手位或中路底线长球,则c要果断侧身发力抢攻其正手位,适当配合抢攻其反手位。因为a正手位回c反手位或中路是直线,角度不会大,故c抢攻难度也较小。如果a回c的正手位大角,则c拉吊起来至a的正手,如有可能尽量吊得转一些,以旋转压住a的速度,在给a增加回球难度的同时也为c争取更多还原时间从容进入相持。
第三:在a把注意力集中在接正手位小球时,c应该发一两个反手急上、下到a的反手大角,然后全台回a正手。虽然这不是c的特长发球,但目的不是为占优或赢球,而是为了干扰a接发球的注意力,从而加大a回接正手位短球的难度,为c创造更多发力机会。
第四:加强发抢的质量,要坚定思想——只有高质量的发抢才会更增加对方接发球的难度和心理压力。尤其要强调发抢的得分率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
当c接a发球时:
第一:由于a发c的发反手长球,c侧身拉接这种球的难度很大,因此c应该选择搓或推接。在实战中首要指导思想就是一定要接上。在回球落点上,由于a反手位的搓和推质量都较好,而其正手位却较差,因此c接发时即使质量稍差也应该尽量回到a的正手位。然后站位稍后撤,全力防守a的抢攻,尽可能盯住a正手位有漏洞这一缺陷展开相持,伺机发力攻击a的正手位。
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