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块底板
2002年4月末到10月初我在北戴河工作,出门在外感到寂寞,于是便把精力投入到写稿上。当时我迷上了《乒乓世界》上的“拍里奥有奖评刊”,里面的一系列拍里奥奖品令我十分向往。我当时使用拍里奥ka型底板,这是拍里奥底板中比较便宜的一款,我用它战胜了很多手拿蝴蝶和stiga的球友,我心中的愿望就是用拍里奥的高档底板去进一步体会战无不胜的感觉。于是,我每月都往《乒乓世界》投稿,希望也能获得拍里奥奖品,尤其是当时的新产品——拍里奥tom底板。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终于在即将离开北戴河时看到了第10期的获奖名单上有我的名字,奖品正是我梦寐以求的tom。10月25日,我在沈阳收到了邮递过来的奖品,我把它邮给了北戴河的一位还在使用成品拍但却与我总打成平手的球友。虽然我自己还没有非常好的底板,但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好朋友体会到使用好底板的感受,我感到很欣慰。
第二块底板
《乒乓世界》在2003年1月的时候开办了一个“每月话题”栏目,如果能提一些好的建议可以得到底板作为奖品。我通过电子邮件给栏目编辑发了一篇建议稿,得到采用。3月31日那天,我得到了一块国粹729aaaa型日式底板。在那以前,我还从没有用过日式底板,当时的心情真是太惊喜了。经使用,其轻便的板身和良好的弹性让我爱不释手。虽然我的打法后来改为直板横打,但这块底板我一直留在身边。而且通过这次投稿,我认识了《乒乓世界》的编辑李克非,他对器材的认识水平很高,对我在器材方面有很多指点,让我受益匪浅。
第三块底板
2004年3月在多哈举办世乒赛团体赛时,中国乒乓网举办了一次有奖征文。虽然获大奖名额非常有限,但我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将一篇《我教学生打乒乓》发了过去。4月9日,我在中乒网首页的新闻上看到我获得了二等奖。4月末,我收到了一块大维纳米168底板和一张大维张紧套胶。我把这块底板送给了一个美国球友,他的水平很差,但很喜欢打乒乓球,看着他笨拙地拿着球拍、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我替他感到高兴。
第四块底板
先跳过二、三两块底板,因为从得到底板的时间上来讲它是第四块,但从付出心血的时间上来讲应该先说这块。我在北戴河时,往《乒乓世界》的“‘奔达杯’我爱乒乓球有奖征文”栏目中也投过几篇稿。虽然我当时对器材不是很熟,但也知道进口底板的质量往往要比国产的好,所以如果能得一支瑞典产的底板也是我非常向往的。我的一篇《感谢盖亭》发表在了2002年第8期《乒乓世界》上,我当时就盼望着能在来年获奖。这一等就是将近两年的时间,终于在2004年4月的杂志上看到我获得了纪念奖。5月初,我收到了一支价值250元、空心柄的奔达底板,虽然我很喜欢,但还是把它送给了我的一位老同学,他当时正在练直板横打,需要轻一点的底板,我把这支唯一的进口底板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