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长胶技术-跑酷街    长胶的攻球:
  在用其练习正手攻球时,动作要领是:站位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以右手为例),收腹,含胸,当来球将要过网时,向身体的右后下方引拍,球拍到与身体平行位置即可,不要拉手过大,那样会使攻球的难度增加。重心放在右脚上,当球到达身体前方约1米远的时候,向前上方挥拍,同时伴有身体的重心由右向左移动,球拍与地面约保持100度夹角,也就是略后仰,在高点期附近击球的后中部,随势将球击出,还原,准备下一拍击球。在用长胶进行正手攻球的各环节中,有两点要特别注意:1、在接触球的一瞬间,手腕相对固定,不要乱动。这不同于正胶和反胶正手攻球时手腕有一微小的内收动作;2、由于长胶的弹力很低,摩擦力又不是很强,所以接触球要尽可能厚一些,在开始阶段不要过多地运用摩擦制造弧线,那样将使练习的难度加大,影响准确性。 

  长胶的磕:
  长胶运动员反手在对付上旋球的过程中,由于胶皮所具有的特殊性能,大体上分化成两种技术:一种是挡。这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另一种就是磕。这是本文重点要说的内容。在实战中,磕主要用来对付速度不是很快的上旋球,如加转弧圈球,推挡球、上旋发球等。在击球性能上,由于过来的球冲力不大,在作用于球拍上时,齿粒变形后恢复原状的程度比较充分,胶粒的作用明显。同时,当较强的上旋球向后压向胶粒时,由于长胶粒的倾倒,使支撑力有明显的下降,球在球拍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滑动,加上在球下部倾倒后的胶粒在恢复原状时,其力量是顺着来球的旋转方向的,使回球不能像正胶和反胶那样多数是反旋转的球,而使球的下沉感很强,有时回击的时候还有一定的下旋感觉。鉴于这种回球性能,在对付长胶磕过来的球时,我们可以把它简单化,在判断上,就当下旋球来处理,以免造成自己的混乱。 
  在运用磕时,球拍的起始位置在胸前,因为是对付速度比较慢的来球,伸手不要太早,当来球过网后,接近本方台面中间时,出手一般比较合适。拍形保持垂直或略后仰,特别是回击旋转较强的加转弧圈球时,不能看来球很转,就把板形下压,这样会打“滑”的。接触球的后中部,手臂向前下方用力。此时手腕一定要固定,向下用力要柔和一些,用力方法有点像正、反胶的减力挡。在击球过程中,要带一点摩擦,不能直接推出去,那样对球就会失去控制,在磕的时候,击球时间至关重要,在上升期击球最为合适。因为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以借力为主的技术,如果错过上升期,就很难借上力了,免强把球弄过去,也失去了磕的意义,变成了别的什么技术了。在身体控制上,在磕的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收腹、含胸。因为一般情况下,磕过去的球运行距离是比较短的,可调节的范围很小。这就要求身体和手上的控制要非常精细,不然的话,就会使球不过网,造成失误。 在平时练习时,可以单球为主,辅以多球练习。一方练习磕,一方练习拉。为了增加回合,减少练习失误,在磕过一板拉球后,陪练方在第二板可以适当减小点摩擦力量,把球“托”过去。长胶运动员挡一板过来,陪练方再拉,一直循环下去,也可以进行推磕对练;陪练方第一板推后,下一板可用搓球回击磕过来的球,然后,长胶运动员用拱,陪练方再推,长胶运动员再磕。当然,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练习接发球等其它环节中的磕。 

  长胶的挡:
  从长胶运动员运用挡的时机和方法来看,挡更大程度上是属于防守技术。挡球一般用来对付速度较快、冲力较大的来球,如正手扣杀、前冲弧圈球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来球的力量较大,长胶运动员很难发挥自己打击的速度,球在撞到拍上时,倾倒的胶粒在球反弹过程中,还来不及恢复原状。这时,底板的作用明显。由于底板的特性是摩擦力很小,难以形成切向的反作用力,更多感受的是冲力。在挡带有强烈上旋的前冲弧圈球时,回球的上旋性质则不是非常明显,一般多为弧线比较平直的不转球,有时略带下“沉”。在回击正手扣杀球时,由于来球主要表现的是向前的平动冲力,旋转不强,给球板的切向压力不大,同样使回球不带什么旋转,但下“沉”的程度要比挡前冲弧圈球大,同时球的前进速度明显减小,落台后第二弧线较高,弧度较大。在对付这种球时要注意身体的适当迎前,否则不容易找准合适的击球时间。 

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