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打球杂谈:谈谈“预判”-跑酷街    预判,即对方的球到来之前的预先判断。
  我们打球时,必然有一个判断的过程,可是,怎样理解判断?怎样判断?却似乎说不清、道不明,本文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看法如下:

  一、 预判的必然性

  由于乒乓球运动的球速太快,如等待对方来球后再来临时判断会出现由于判断过程、结论和反映(调整动作,迎接回球)等一系列的时间差,导致穷于应付而处于被动。
  所以,预判是必然的。不仅如此,所有的竞技体育凡涉及速度的项目都必须进行预判。例如,足球的十二码点球,球门如等球射出后再进行判断,时间已不允许。球射向左边,球门却扑向右边,看来似乎荒唐,实则体现了预判————凡是球门能接住的点射球无一例外是预判的结果。因此,预判是乒乓及所以竞技体育项目的必然。

  二、 预判的过程和内容

  预判的过程和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 对对手风格和水平的预判
  我们与非常熟悉的球友打球不存在对对手的风格和水平的预判,但如对方是从未较量过的生手,这两项预判就会成为较量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我们可以在与生手正式切磋之前的热身练球中,通过对手的武器、正反手的运动、回球的质量与速度等,初步预判对方的风格以及可能的强项与弱项,所以,在有限的热身练习中我们应抓紧时间同对手多练练各个方面,例如正手、反手、推挡、直拍横打、侧身对攻等,从而尽快找到对手的风格和强项,以进行预判。
  对对手风格和水平进行预判的目的是:预先拟订以克制或抑制对方风格和强项的作战方案。如果这个作战方案在实战中很有效。则可贯彻于整个战斗;如有些出入,则进行微调;如出入较大,亦可作出较大调整。而这一切均是从开始的预判入手。
  既然,我们自己据预判作出了战斗方案,我们也应有能力调整这个方案。这对于我们业余打球(无专业教练指导)尤为重要。事实上,这需要我们在实战中努力培养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来指导打球这一好习惯。
  2、 对对手发球的预判
  对对手发球的预判就不仅限于生手,与熟悉的球友对阵时也同样如此,只不过,对生手的发球预判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看到国际超一流选手在接对方来球之前,全神贯注地盯着对方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他(她)们在看什么?

  第一:看对方站位与发球的关系,从而预判对方要发什么性质的球(长短、轻重、落点、旋转)。
  第二:看触球前瞬间的肢体状态,从而预判对方发球的力量及方向。
  第三:看触球前瞬间的手臂及手腕动作,从而预判对方发球的旋转及旋转程度。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应证。通过以上三点已迅速建立的预判之后,再看触球一瞬间的摩擦或撞击的力量(含听声音),如预判得到应证,瞬间启动已想好的应对动作;如预判有误,则只能迅速调整以应对————这时,实质上是由于预判的失误已吃了发球,虽可能不至于直接失分,但被动局面却在所难免了。
  预判发球是双方主动与被动的第一回合,接发球的被动无疑会导致整个战斗全局的被动,从而使一个综合实力较强者牺牲于实力相对较弱者拍下,这在我们业余打球中非常普遍。
  此外,预判发球不仅是预判来球的方向、力量、落点、旋转,更重要的是根据预判迅速制定出应对方案。然而,难之又难的是:我们还需要提前启动这个应对方案的动作(步伐、体态协调性等),以给对方神速而意想不到的打击,使对手在发球这一回合便遭受沉重的心理打击,从而使接发球这个环节由被动立即进入主动。这些精彩的典范早就在超一流选手的对阵中有过出色的表现,并深深印入我等业余球友的脑海。
  我个人的观点是:与其说是接发球出手迅速,不如说是预判成功、启动更快的结果!
  有球友会问:如果我预判错了,再来适应已来不及,怎么办?我想,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我们预判发生错误是经验不足而已,暂时缴点学费毫无关系,待我们对发球预判能力逐步提高后,我们会慢慢体会到“管你什么鬼魅伎俩,心中自有照妖镜”的自信。但如果我们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不是积极培养自身的预判能力,而仅仅是服从于适应,我们的接发球这一关将很难进步。预判能力的培养也就谈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