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华做为一个乒乓人,真是生而有幸在中国。 娱乐明星和体育明星做广告不希奇,我们天天看到。而教练做广告的情形就较为罕见,非独中国,全世界皆然。 国内教练大概就蔡振华和李永波。而且李永波并没有个人特写,是在羽毛球队整体形象中出现的。蔡总可是为大维西装代言,有很多特写。江湖骗子米卢借世界杯出线之东风而趁机大做广告搂钱,塞尔维亚人赚了个盆满钵溢,真是羡煞其他体育同道。这也无可奈何,谁叫人家命好呢。 只是我认为众多中国企业当了回傻b。 众所周知,名人的广告效应是和他的出场次数成反比的,而该米卢为了多赚钱,什么广告都接,从白酒到饮料到空调,来者不拒。广告代言多到这个程度,那该代言人就连广告道具都算不上了,纯粹是一堆狗屎。 可怜我们那么多企业还想借这堆狗屎的光来增加效益, 真是一脑袋糨糊。
话题扯远了。还是回到蔡总来。 大维借世乒赛的东风一举成名,这钱花的还基本算值。大维的一些乒乓器材渐渐也为球迷所知,老蔡的影响力应当也是功不可没。再此我忍不住要再对蔡总的眼光和远见表示佩服,一个乒乓球教练可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除了中国,再也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发生这样的事情。乒乓球在中国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力,这就决定了其商业价值和商业潜力应当是很大的。
但我始终以为大维西服用老蔡做广告有点不太对劲。 在大维世乒赛上,我看到蔡振华西装革履地坐在教练席上时我就想发笑。尤其在吉隆坡,刘国正上演大逆转后,蔡总冲上前把刘国正 抱了起来,我那时高兴之余,也替蔡总担心小刘身上的汗水把他那笔挺的西服弄脏了。 我不是说蔡总穿上西服不好看,实际上蔡总穿着那西服看上去很有气质,很帅的。 但是,和现场的气氛不协调。 这大维公司用钱把老蔡也变成了广告道具,但是,要想一下这个道具与你所表现的产品是否相符。高档西服不是在看球赛时穿的,如果不是西服而是运动服,我想那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用名人做广告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该名人的行为和气质是否配合广告产品;二是该名人影响的群体是否是广告产品的目标潜在客户群。 安踏请孔令辉做广告就很成功,我就买过安踏的运动服和运动鞋,我得承认孔令辉在其中起了作用,如果没有孔令辉,安踏的品牌就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 安踏的产品就和孔令辉的个人影响力结合得非常好。 而我买西服时,我就不会因为蔡振华穿过它我就买,因为,在我的头脑中,蔡是一个乒乓教头,在运动器材方面他也许比我强,但是挑西装,他可能还没有我在行。 王石(万科老总)曾为motorola的一款商务手机代言,我就认为非常适合,因为王石的气质和他影响力所在的圈子都跟该产品非常匹配。 对于大维西装,我认为找蔡振华就不如找王石,或者象李东升,倪润峰或陈永正之类的知名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要来得好。
无论如何,有企业愿意投入乒乓市场,应当是我们广大球迷的福音。但我更希望乒协能有些专业人士来做相关的市场推广工作,和赞助企业双赢,这样才能够把乒乓市场做大,乒乓事业也更加红火。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进入乒乓市场,实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