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时切莫犹豫

结合着乒乓球想了一想这句话,还真是觉着有那么点道理。运动员打比赛如同上战场,场上形势瞬息万变,而且在所有球类项目中,乒乓球差不多是球速最快的了,留给人反应的时间很短,这就要求运动员出手必须坚决、果断,该出手时就出手,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打球时犹豫,出手不果断的危害在于,它必然使动作做不到家,容易直接失误,或出机会球,造成被动。比这更致命的是,它可能会对比赛双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一般来讲,出手时犹豫是心虚、不自信的一种外在的反应,如果对手看到了这一点,他的信心在无形中就会得到加强,如此此消彼长,这远比一两分球对比赛结果的影响要大。
那么,一般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犹豫呢?如果对方回过来一个大高球,这时我想谁都不会犹豫,上去一大板拍死就完了,如果对方摆过来一个贼短贼低的球,谁也不会去发力猛扣。而对于那种半出台不出台,或对球的旋转看不太清,是拉还是搓,需要你来选择时,这时最容易出现犹豫。
还有一种犹豫是在比赛的某一阶段在战术指导思想上的犹豫。本届世锦赛中国女团打日本时,张怡宁对梅村礼的那场球就很说明问题,在决胜局10:6领先的大好局面下,张怡宁在战术上突然发生了动摇,开始求稳,想靠对方失误赢下比赛,而梅村则打得十分坚决,一点不手软,该上不该上的都让她打上了,被追平后,张怡宁又开始着急,不是机会球也发力乱打,结果输掉了这场球,教训呐,同志们。如何处理好凶和稳的关系可以说是乒乓球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或凶或稳,必须当机立断。
在打球时要完全杜绝犹豫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还是要尽量减少犹豫。要克服犹豫,首先是要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一定能把球打好。其次是不要怕输球,不要怕失误,你要想想谁都得输球,谁都得失误,就是世界排名第一的也要输球,也要失误,我输了一场球,出现了一次失误又有什么关系呢?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对手实力比你强,你输球是必然的,但你如果把自己的水平都发挥出来了,这本身不也是一种胜利吗?再有就是要做到知己知彼,最起码要知己,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要心中有数,这样当你面临选择时,就可多使用你最拿手的技术,这也可减少犹豫。
打球当然不能乱打、胡打,但更不能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怕这怕那,搓过去怕人家先上手,拉过去怕人家打回头,你为什么不翻过来想想,我先上手,我就占据了主动,他要拉起来,我就打他的回头。所以有机会就要抓住,要敢于上手,敢于发力,即使很坚决地打丢一个球,也比犹豫不决,什么动作也不敢做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