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器材风格
很多国内的朋友没有用过外套,可以说我用过的外套也不多。不过外套的风格还是和国产胶皮很大不同。首先是制造旋转的机制。外套表面没有粘性或很小粘性,国产就是几乎十分粘了。象老环球999的关于粘性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国产胶皮制造旋转几乎就是依赖这种粘性。外套几乎没有粘性,那么如何制造旋转?首先感觉就是外套表面不是平滑的,都是“小沙砾”状表面,从物理学上说这样的表面在材质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是大于平滑表面的。其次,外套胶皮海绵普遍比较软,球容易陷进胶皮海绵,增加摩擦时间和接触面积;而国产胶皮海绵比较硬,这样摩擦就比较薄,在粘性的作用下,停留时间同样比较长。而弹性的来源外套肯定就是依靠海绵胶皮整体的弹性了,国产胶皮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其实是由表面层和内层组成,用心的话,还可以将两层分开。表面是粘性层,内层是弹性层,和“底皮附”的日本海绵有相似之处。这样带来的就是一般国产胶皮比较厚和重,因为是两层嘛!所以,中国传统的打法就是靠摩擦制造旋转,而外套大多是打磨结合。很多用惯了中国传统胶皮海绵的朋友在使用外套后十分不习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就是有一天我在贵阳的体育用品商店,看见一个中年朋友在粘拍子,他用的是bty boll底板,正面用了stiga mp ,反面bty tackfire。呵呵,一个有钱人啊。我问他,平时怎么打球?他告诉我,老一套啊,看“老庄”他们打出来的。店老板是我朋友,而且板子已经粘好了,我就什么也没说。临走时给老板偷偷留了一句话:“3天之内,他肯定会回来换胶皮海绵的。”结果,2天后,老板来电话问,你怎么知道他要来换?我说,蒙的!中国的经典就数999和729了,现在的狂飙系列也比较典型;而外套则以sriver和mark v为经典,j.o和f系列现在也可以算经典了。但是实际上两种风格是有一些“杂交”品种出现的,象中国的palio cj8000系列和g666,包括最近的tnt和最远的pf4,多少有点外套的设计特点,只是融合的程度有多少而已,比如pf4,表面是有小沙砾的,palio就更表明它那个系列仿外套的设计思想,不过现在看来中国目前在市场上还没有可以供我们选择的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外套”,也许是怕传统的中国市场不接受,或就是自己的技术,设计,工艺实力还没有达到。不过,大维的产品据说有十分接近的,没有用过,不好评价。另外,dhs也肯定要在不久的将来突破这个领域。外套呢,也有借鉴中国风格的,nittaku 的一款套胶[非中国代工]据说表面粘性已经接近中国套胶。融合是好事,如果设计得好,技术和做工也跟上,我觉得肯定会成为经典。
其实,底板也是这样,早期中国坚持自己打法,底板是普遍的7层椴木,也是经典,呵呵,谁敢说老08,016,032不是经典?可是后来成了反胶弧圈的天下。加上其他方方面面的问题,经典成了绝唱。以avalox,bty,stiga,tsp为代表的板子进入并几乎统治了中国的专业器材市场,弧圈+直板这种风格的融合也造就了ye,oc这样的经典!
关于版本
版本!版本!还是版本!这个话题几乎是最长时间中温度保持最久的问题!
本人最讨厌那些不承认版本问题的家伙!这种人无非下列的人:js[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官方[以“稳定”为大局],菜鸟[纯粹无知]和其他别有用心者[鬼知道他们的用心!]
dhs胶皮海绵的版本问题“地球人都知道!”我不想责怪dhs太多,一来,人家要给国家队供好的,人家国家队就是要为国争光的,我们只是随便玩玩,不用认真;其次人家应该也是产量有限;不过,dhs老是否认,还在包装上大肆宣传。我就比较不爽,你就是写上“本产品与国手型号一致,但产品难免少许区别”也好啊!听说dhs出口日本的东西质量比国内的n好,我就更老大的不爽了。我其实很爱也拥护dhs的,希望它给我们的器材界争点气吧,还有就是少蒙我们一些就是好同志了!什么时候timo.boll不用bty底板用dhs了,那就牛大了!
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