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公平与中国乒乓体制的改革

乒乓球 网友投稿 2019-05-13 19:30 76 0
    在网上看到刘老刀和东风压倒西风的争论,觉得挺有意思的。我在这里也无意去判断他们谁对谁错,我没有做价值判断喜好。在我看来,理清思路和对事件的真相的探究是最重要的事情。所谓“真善美”,真字当先。苟无真,则善和美便无从谈起。而在当今中国,得知真相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白纸黑字写下的东西,未必就是真相。要想知道真正的真相必须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逻辑推理与判断。从我的角度和过去的经验看,刘老刀的观点是关于过程和事实的本身来加以论证的,而东风的观点是根据结果来判断的。从逻辑上我们知道,有果必有因。但结果和原因未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当然,本文的目的不是要参与这个争论,东风和刘老刀如果不同意我的观点也可跟贴继续讨论。我写本文的目的是想起以前和东风有过争论时,东风曾提到批评比提建议容易多了,而我当时也说过想写点关于乒乓体制改革的建议。我是一个重然诺的人。说过了心里就老惦着这事,在想着这次的恋爱风波时,有了一点关于体制改革的想法。虽然不太成熟,还是不揣冒昧把它贴了出来。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大家都表个态。真理从来是越辩越明的嘛。
  首先想讲一下规则的问题。我认为规则制定出来就应当是让大家遵守的,而不是随便玩弄和游戏的。规则还应当有可执行性,所以能量化的尽量量化,能避免主观的应当尽量客观。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这应当是基本原则。假如大家同意我以上的观点,我们就可以继续下面的讨论,如果不同意以上的话,我们就只好“道不同不与为谋了”。
  联系到国乒事件,我也承认家有家法,队有队规,这是无疑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但是,究竟什么是队规?这次处罚的真正依据是什么?蔡总的前后言语似有矛盾之处。开始说是因为恋爱处罚,后来是说因为恋爱而影响比赛成绩处罚,罚那四个队员是因为他们谈恋爱后成绩下降了。如果是前者,既仅因为恋爱而处罚,那就是没有人性,而且违反了基本的人权。我们知道,低等哺乳动物到了发情期还要找个伴呢,而人到了慕少艾的时候愿意和某个异性多待一会简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看到美丽的年轻情侣在一起时甜蜜的情形我就觉得这个世界是很美好的。可是有些人似乎就容不下这些美好。我也经历过那样的年龄,也体会过那令人心悸令人心动的感觉,那种美好的感觉令我终身难忘。初恋的美好回忆也使我感觉我的人生更加丰富了。他们到了这个年龄,出现这种很自然的事情根本不必过虑,用粗暴干涉的方法只会给他们的精神上带来难以弥补的创伤。我认为令人担心的是那些教练和乒乓官员们。他们有点神经过敏了。再说,象他们所说,那么多的的球员谈恋爱,谈到什么程度才算违规,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给受罚的运动员的感觉就是:算我倒霉,这个倒彩被老子摊上了。如果以比赛成绩决定谁留在国家队,那也根本不要和恋爱扯上关系,只要定期队内循环赛排名,比如规定后几名退回以及退步十个名次还是八个名次退回,大家有了一个明确的标准,有了竞争的压力,自然会向自己的目标努力,不然会被淘汰。对于教练员也可以有考核,如果你带的弟子大部分降了级或被退回省队,那你也跟着降级或回省队好了。依照蔡总的种种说法,我认为现在好象蔡总的标准就等于是没有标准。你没有标准,那你不管处罚了谁谁都会觉得冤,谁都会觉得其中有猫腻。球员和公众的反弹情绪就是难免的了。
  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光靠高压政策是没有什么用的。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这种举国体制办体育,我也未见其明。我的想法是,进行从上而下的体制改革,把这种举国体制变成俱乐部制。乒协的作用就是制定规则和监督规则的实施情况,不要过多介入到具体的业务中去。乒协的经费应当来源于国家的拨款和各俱乐部会费。而乒协官员除了少数由国家指派公务员担任外,更多的是退休的乒乓界资深人士和各俱乐部及运动员的代表。也就是说这个协会应当能代表各方的利益。除了各俱乐部之间的联赛外,还应当有定期的单打的运动员的排名赛事,而该排名赛事的排名应当是决定谁参加国际比赛的最重要依据。各俱乐部完全按市场化模式运作,在各俱乐部之间应当有一个转会市场。运动员的培养打破地域分割的界限,本着谁培养谁受益的原则。除了成年球员联赛外,还应当有定期的各年龄段的青少年球员的联赛,在本年龄段优胜前几名的可进入下一个年龄段的联赛。通过一个透明,公开的体制来选拔人才。中国的国家队应当是一个临时机构,球员应当控制人数,在有大赛前根据上一个赛季的排名取前几名,再由乒协掌握少量的外卡给一些特殊打法或秘密武器之类的球员。其实这种方式也没什么希奇,就是大部分欧洲的足球职业联赛的选拔方式。关键是,政府和国家意志从运动中退出,还这项运动的本来面目。乒乓球现在的成绩很好,群众基础也非常雄厚,用市场化的机制来运作可以使这些资源得到最好的配置,也可以给球员们相对更宽松的环境。
  最后我想说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某些人的喜好,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欢以各种名义去设置别人的生活。而还有些人喜欢被设置,没有人为他做安排他好象无法存活。关于这方面,王小波先生有一些文章做过非常精彩的论述,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也有自知之明,对此问题就不敢再多加评述。我想说的是我对这两种生活方式都不喜欢。当然我也不能禁止某些人喜欢,比如就有人认为“禁欲太对了”之类。我只是觉得领导们对如何安排别人的生活胜任有余,而且有那么多媒体帮他说话,象我辈草民大可不必跟着趟这个混水。

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