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衢江区学校业余田径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跑酷街

衢州市衢江区学校业余田径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

易勇刚1   胡义寿2    柳晚生3

(作者介绍:1: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实验中学,324022,中教二级。2: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实验中学,324022,中教一级。3: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小教一级。)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揭示衢江区学校业余田径训练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搞好衢江区学校业余田径训练等问题展开较深入的分析,据此提出有关建议和构想。

关键词:衢江区、学校、业余、田径、训练、现状、分析

1、             前言

田径运动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体育运动水平的主要标志。学校业余田径训练是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青少年田径运动后备人才的主要途径。

近三年来,我区青少年在省、市田径运动比赛中的成绩停止不前,反而有所下降。浙江省委在1999年就向全省体育战线明确指出:浙江要成为全国体育大省。我区作为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要适应新形势下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体育大省作出新的贡献,我区学校业余田径训练将面临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学校业余田径训练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近两年我区青少年参加省、市田径比赛的成绩及我区近两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成绩的分析,围绕我区学校业余田径训练的现状进行调查,揭示我区学校业余田径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关我区学校业余田径训练体制改革的构想,为决策部门加强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研究对象

衢江区4所田径体育传统学校和6所近两年获区田径比赛团体总分前三名的学校及我区部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

22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有关资料、研究文献。

22访谈调查

走访了衢江区教育局、体育局,4所衢江区业余田径传统学校,与我区业余田径传统学校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了访谈。

22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教练员问卷32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93.8%;发放运动员问卷65份,回收有效问卷64份,有效回收率为98.5%。

22个案研究

选择衢江区城乡业余田径传统学校各一所,进行个案研究,对我区学校业余田径训练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衢江区学校业余田径训练的成绩

 

表1  近两届衢江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11岁组单项成绩第一名对比一览表

项目

100米

800米

跳高

跳远

铅球

垒球

第20届 男

14.28

2:41.76

1.25m

4.15m

8.81m

45.32m

        女

15.43

2:57.94

1.04m

3.94m

7.52m

33.80m

第21届 男

14.93

2:49.85

1.05m

4.22m

8.89m

44.51m

        女

15.46

2:54.60

1.08m

3.50m

5.53m

34.40m

 

表2  近两届衢江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14岁组单项成绩第一名对比一览表

项目

100米

200米

400米

800米

1500米

跳高

跳远

铅球

铁饼

第20届 男

12.68

26.1

58.25

2:19.54

4:51.6

1.39m

5.23m

 

32.12m

        女

14.64

31.0

1:14.1

2:49.12

6:05.1

1.21m

4.20m

9.58m

22.80m

第21届 男

12.63

27.17

1:01.19

2:21.13

5:54.93

1.55m

5.15m

 

20.86m

15.85

32.90

1:18.20

2:59.04

6:13.40

1.10m

4.51m

7.14m

18.09m

    从表1、表2结果表明,反映出我区近两年的青少年田径运动水平明显下降,

从我区近两年参加省、市田径比赛来看,我区的业余田径训练水平没有提高,今年参加省县级田径运动会成绩比去年下降了6名,参加市田径比赛的排名都是第四名,而且与前三名的柯城区、龙游县和江山市还有一定的差距。

3衢江区学校业余田径训练存在的问题

32生源情况

在被调查的教练员中,有38.3%的教练员认为,近年来有部分田径特长的学生流向市区及周边县市条件较好的学校,直接造成本区田径人才的缺乏;有43.5%的教练员认为,在本校内很难选出较好的田径苗子。有些有天赋的青少年,因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等原因未能就读高一级的学校,许多有潜质的青少年后备人才白白流失,给我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2教练员队伍状况

我区教练员队伍主要由各学校体育教师组成,在调查的教练员中,59.4%的教练员是非体育专业学历,通过全日制正规学习获得学历的教练员只占总数的35.7%, 4.9%是专业运动员退下来的。虽然,学历与能力不具有因果关系,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练员的知识积累情况,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管理者、实施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后备人才的质量。所以,教练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广博的知识,这样才能引导青少年较好地进行田径训练。

教练员的待遇普遍偏低。教练员的福利待遇主要由各校发放,带队奖励不高、训练补贴较少已成普遍问题,严重影响了教练员的积极性。在调查的学校中,只有4所能常年训练,而另6所学校只有在比赛前一、两个月才安排训练,主要问题是待遇问题,教练员没有积极性。学校应对教练员实行目标管理,把福利待遇与工作业绩挂钩。

教练员性别比例失衡,女性教练员较少。在调查的对象中女性教练员只占12.6%。从女运动员的心理、生理发育及选材方面考虑,应该配置一定数量的女性教练员,在我区学校中有大部分学校甚至没有女性体育教师,从女运动员发展角度来讲,严重受到了制约。

32训练条件

良好的训练条件是运动员成长的基本条件。学校的体育场地、设备、器材是保证学校业余田径训练正常进行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在调查中发现,我区学校的训练条件较差,没有一所学校有400m的标准田径场,没有一个室内训练的体育馆,68%的学校体育设备、器材存在着陈旧、破损,没有进行更新。体育场地、设备、器材严重不足,使田径训练质量难以保证。

32训练经费

调查中发现,我区学校的业余田径训练经费严重不足。我区学校业余田径训练经费主要来自各学校,只有46.7%的学校会拿出较少的经费投入到田径训练中。经费的不足很难保证训练工作的正常进行,由于我区学校大部分都是农村学校,学生决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的家庭收入也不高。在调查运动员发现,有57.3%的运动员营养跟不上训练。营养跟不上训练,成绩就很难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也下降,也影响了训练的质量和延续性。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