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男子三级跳远优秀选手助跑水平速度的比较分析-跑酷街  (内江师范学院体育系,四川 内江)  王 斌  
    摘要:影响男子三级跳远的4个因素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助跑,起跳,在两者中,助跑水平速度又首当其冲。研究表明,我国运动员恰恰在这一环节上与外国选手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从而提出若要保持助跑水平速度,就要树立助跑不是终点,而是助跑过程中的概念。
关键词:三级跳远; 助跑;水平速度; 分析
中图分类号:g8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9154(2002)06-0071-04

comparable analysis on the horizontal approach speed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lite male triple jumpers

wang bin
(p.e.department,neijina normal college, neijing sichuan)
abstract: 4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man's triple jump results are run-up,take-off,flight and landing.among them, the key factors are run-up and take-off and horizontal approach speed is of the first importance of all.it is studied our players leg far behind foreigners on this point exactly. the concept that springboard is not the terminal point of approach but a point of the course should be built up to keep up horizontal approach speed.
key words: triple jump;approach; horizontal apeed; analysis
clc number: g823.4
document code: a
articke id: 1001-9154(2002)06-0071-04

男子三及跳远曾是我国田径运动中一个发展快,水平高的优势项目。自20世纪及60年代以来,我国男运动员田兆钟,邹振先等分别跻身于三级跳远世界前10名的行列,并多次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祖国争得荣誉。 然而,近10年来,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水平却处于低潮阶段,不但无人突破17米,而且国内10名的平均成绩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呈拉大的趋势 ,整个三级跳远训练水平出现了尖子不突出,后继乏人的困难局面。鉴于此,本文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其对策,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 三级跳远关键技术环节
男子三级跳远项目从根本上讲是一个速度型项目。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运动实践表明,助跑速度对跳跃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研究和实践还证明,快速的助跑只是为创造优异成绩提供了可能性,并不是决定成绩的唯一因素。练习者为了获得更高更远的的起跳距离,还必须将快速的助跑和快速的起跳很好的结合起来,以获得较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合的腾起角。人体在运动中,充分利用水平速度并有效的转换为垂直速度,是跳远项目提高成绩的关键。

• 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环节与世界优异选手比较分析
三级跳远运动员除应在助跑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绝对速度水平,为三跳获得更多的速度贮备之外,还应在以后的三条中,在获得必要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其水平水度。如表2,表3,爱德华兹18.29米一条中,三跳速度损失率分别只有9.7%,11.6%,11.7%,速度总损失率为33.0%。1986年全国田径竞标赛三级跳远前40名选手中,有9名运动员第3跳速度损失率超过了25%,平均值为26.98%,三跳速度总损失率平均至42.11%。又如,就运会决赛中运动员最好一次失调,三跳速度总损失率平均值42.26%。

• 保持高水平速度的几条措施 
(1)关键环节---前程高速助跑
现代的助跑技术要求,在之后几步助跑中,运动员应保持高速甚至加速到 最大速度时上板,我国选手速度的变化特点明显与之相违背。 
此种现象,笔者热位,主要由于我国选手在心理上有过早的起跳意识,致使快接近起跳板时,动作上有所调整,使得助跑速度有所损失。正确的助跑技术是身体重心相对提高,动作轻松,节奏感强,速度好,步长和步频逐步增加,在起跳前2--3步达到最高速度并尽量保持到起跳。竟是运动员树立起跳板步是助跑的终点,而是助跑过程中的一点的概念,要积极向板进攻,一直跑到板上。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运动员可以将助跑速度保持到倒数第2步,但在最后1步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只有少数运动员能保持最高速度。 
助跑速度在后阶段下降主要是由于运动员助跑结构发生变化造成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助跑倒数第2步步长突然加大,身体重心突然下降。
一方面是由于倒数第2步是起跳脚蹬地,一般来说力量较大;一方面是由于摆动腿着地时常常是脚后跟先触地,然而向前移动,延长了脚于地面的接触时间,降低了过渡到最后1步的速度。加上着地后不能积极快速的蹬地而是膝,髋,踝3关节缓冲幅度较大,使得身体重心下降太多,重心轨迹呈较大的弧度,加长了重心移动的路线长度,这也是造成起跳前助跑速度下降的原因。
因此在助跑训练和技术训练中,强调掌握正确的助跑速度,减少起跳前的动作结构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员应在助跑技术上概念清楚,观察助跑最后三步步长和重心高度变化,加以检查纠正,这对改进助跑技术,减少起跳前水平速度的损失有较大的帮助。

(2)增强快速起跳能力
助跑水平速度是决定三级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起跳过程,支撑反作用力的最大值发生在支撑缓冲过程阶段,跳高可达600公斤左右,跳远,三级跳远可达400公斤左右。而“助跑是水平速度增加0.1秒,起跳腿给地面的压力将相应增加12--16公斤”所以,在具有快速跑水平速度的同时,还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快速起跳能力,两者相互依存和协调依赖,才能获得最佳的成绩。
所以在发展运动员绝对速度和助跑速度的同时,决不能忽视爆发力和快速起跳能力的训练,提高快速起跳能力一方面通过技术训练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力量和跳跃练习来发展。
(3)提高助跑节奏的稳定性和助跑的准确性
三级跳远运动员在多年的训练中,应形成适合自己的助跑节奏,这种节奏的助跑应能充分发挥个人的速度,并能积极迅速地转入起跳,需要多次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
稳定的助跑节奏有利于提高助跑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信心,更好地发挥速度和技术水平。在三级跳远训练和比赛中,通常可以看见运动员由于助跑节奏步稳定,造成助跑不准,为了能够踏上板,不得不拉大步,或捣小步,结果不仅破坏了助跑节奏而且难以准确地转入起跳,更严重的使步频或步长大大下降。因此助跑节奏的稳定性和跑的准确性应作为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可通过大量的全程助跑训练和比赛来培养运动员的节奏性和稳定性,可最大限度发挥和利用个人的水平速度,提到三级跳远助跑速度的利用率。
(4)髋关节技术不可忽视
速度的转换是通过起跳瞬间起跳脚各关节所处的位置和摆动腿的快速积极摆动来完成的。其中,助跑后几步的送髋技术中以及起跳瞬间髋关节所处的位置及技术正确与否,是跑跳结合成功的关键。
三级跳远的3次起跳过过程中,最后几步助跑没有积极前送髋关节,髋部移动速度滞后上体,造成起跳身体重心的过分讲的,制动过大而高不见远;如果不能积极的送髋并积极前移髋关节,会造成三级跳远动作脱节,比例失调。由此可见,跑跳结合中髋关节的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运动员腾空阶段的跳跃效果

[1] [2] 下一页